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多种动脉途径可供临床选择,股动脉具有粗大、不易痉挛、体表投影清楚而易于成功穿刺等优点仍被临床常规采用,然而如何有效减低穿刺点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等严重并发症一直是介入医师和介入工程人员所关心的问题之一。我科 2007~2010年对 240 例行心血管介入检查治疗的患者,术后股动脉穿刺处采用改良的血压计袖带气囊压迫止血,经皮动脉穿刺行介入检查和治疗由于其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患者易接受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如何减少并发症及局部血肿已成为护理中的一个课题。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7 年2月至2010年8 月的240 例介入病例,男 180 例,女 60 例。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80 例,年龄(52.5±13.5)岁,改良的血压计袖带气囊压迫160例,年龄(52.5 ±11.5)岁。其中冠状动脉造影术 110 例,冠脉内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 120 例, 射频消融术10 例。根据止血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1组80例,为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组(简称弹力绷带组),另1组160例,为改良的血压计袖带气囊压迫(简称袖带气囊压迫组),两组患者术前均测血压,遵医嘱抽血查肝功、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等各项指标均正常。
1.2 方法
1.2.1 弹力绷带组 术后股动脉穿刺处用1条,宽20 cm弹力绷带呈环形加压包扎24 h,用砂袋压迫6 h,术肢制动24 h。
1.2.2 经股动脉介入术后止血:袖带气囊压迫组 材料与制作方法:选用环保材料无仿布及摩梭贴,成人血压计袖带套规格长150 cm、宽13 cm,根据患者腰围适当加长袖带,在袖带前端背面加摩梭贴5.0 cm×13.0 cm,在袖带末端加摩梭贴7.0 cm×13 cm,所加摩梭贴作为黏扣使用。采用气囊压迫止血压迫6 h,术肢制动 12 h。根据患者的穿刺部位及体形选择合适的袖带,并检查气囊是否漏气。术后将改良的血压计袖带气囊对准穿刺处, 用手压紧并把止血带展平, 由助手将血压计袖带的腰带从臀下穿过, 平展连接搭好粘扣,向血压计袖带气囊内连续充气至 4~8kPa, 并严密观察穿刺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如无搏动可缓慢放气至足背动脉恢复搏动, 同时检查穿刺点无渗血即可堵管塞, 嘱其术侧制动12 h, 6 h后可解除压迫。
1.3 观察指标 ①止血时间:血管鞘拔除后至血管穿刺部位无出血的时间。②制动时间:自穿刺部位止血成功后平卧开始至可下床活动的时间。③止血效果取决因素:能达到满意止血目的干扰因素。④并发症: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穿刺处感染、渗血、迷走神经反射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动脉鞘大小、应用抗血小板药物等相关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股动脉穿刺处止血效果、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比较。
本文链接 http://www.nkkang.com/aspcms/news/2015-6-12/1075.html
上一篇重庆被摔男童术后性情大变 下一篇骨盆骨折术后护理
|